42923acm金牛版琅琊榜-免费完整资料

驻村工作队与于田老人的温情守望

作者: 党文斌 张丽苹 来源: 新疆能源 发布时间: 2025-04-16 字号:【

4月12日,阳光明媚的午后,一股暖阳轻柔地洒在陈旧的木床上。不远处,一个冒着热气的大茶壶静静伫立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维吾尔族爷爷和奶奶盘腿坐在葡萄架下,手捧茶碗,笑语盈盈,这一幕温馨而宁静。而这,便是于田县阿热勒乡巴什也台巴什村养老助餐点的日常景象,也是驻村工作队用爱与责任编织的温暖港湾。

新疆能源原驻村第一书记亚力坤·吐尔逊怀揣着眷恋与期许,再次踏上了这片熟悉又亲切的故土。他带着新来的队员们,穿梭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,熟悉着这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土地。当他们来到养老助餐点时,亚力坤的神情变得肃穆而深沉,那是一种对责任的敬畏,对老人无尽的爱怜。他深情地对队员们说:“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村里的这些孤寡老人,以后,守护他们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。”队员们望着养老助餐点里老人们慈祥的面容,又看看老书记那充满信任的眼神,心中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,庄重地接过了守护老人幸福的接力棒。

图为工作队员准备养老助餐点的生活物资

翻开老书记那本略显陈旧的工作笔记,密密麻麻的字迹如同岁月的痕迹,记录着他对村里大事小情的关心与付出。“村民海切木罕·麦托合提,70岁,独居,家中没有经济来源”“村民买提卡斯木·买提肉孜,75岁,子女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,身体患有老年病”……这些文字,是工作队对老人们生活的细致记录,更是他们践行责任的庄严承诺。

时间回溯到2022年5月,那时的巴什也台巴什村,黄土漫天,沙尘肆虐,仿佛大自然也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艰难。然而,亚力坤书记和队员们却无暇顾及这些恶劣的环境,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:解决孤寡老人的保障问题。经过与当地政府和后盾单位的反复协商沟通,终于为村里的17名孤寡老人找到了出路。他们四处奔波,找到了一间合适的房子,经过简单的修缮,养老助餐点就这样诞生了。接着,厨师的人选也定了下来,工作队每月从专项帮扶经费中支出工资,确保老人们能吃上热乎的饭菜。当地乡政府也积极响应,定期提供米面油等生活用品,让老人们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。

那一刻,队员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他们深知,这是为老人们撑起的一片温暖天空。

2022年5月8日,一个晴朗而美好的日子,对于巴什也台巴什村的孤寡老人们来说,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。这一天,养老助餐点正式开业,老人们围坐在餐桌旁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他们吃着可口的饭菜,聊着家常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大家庭。

图为工作队员为养老助餐点的老人送去慰问品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在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,“政府+企业+老人”的养老模式逐渐成型。新疆能源作为后盾单位,不仅每年拨付专项帮扶资金,为老人们送去生活物资,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,还免费送去鸡苗、羊羔等,让老人通过简单的养殖、种植获得经济收入,实现自给自足。工作队也定期在养老助餐点帮厨陪护,教老人学习国语,在与老人聊天中了解他们的困难诉求。同时,还积极联系当地政府,定期派出医疗团队为老人检查身体,送去肉蛋奶蔬菜等,为孤寡老人建立了一个“双重”保护的新型养老体系,让老人们老有所养、病有所医。

65岁的独居老人斯皮热木汗·买提卡斯木,就是这一养老模式的受益者之一。她曾经因为生活的困苦和失去儿子的痛苦而一度陷入绝望。然而,在工作队的帮扶下,她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。不仅每天可以去养老助餐点吃饭,还通过养殖鸡苗获得了经济收入。

“我都不想活了,但是在工作队的帮扶下,给我送免费的鸡苗,还关注我的身体健康,经常跟我聊天开导我。”斯皮热木汗说着,眼里闪烁着泪光,“我现在的状态慢慢变好了,对以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期盼和热爱,是工作队让我重新找回了勇气和信心,感谢他们。”

图为工作队员到养老助餐点后厨查看物资储备情况

时光荏苒,转眼间到了2025年农历春节前夕。新任巴什也台巴什村第一书记尚立志,带着对老人们的深情厚谊,来到了养老助餐点。他送去春节物资和问候,关心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,还叮嘱厨师一定要注意助餐点的温度和饭菜的保温。这是他在村里过的第一个春节,接过接力棒后,这些老人也成了他心头的“最放心不下”。临出门时,他又折返进后厨,不放心地查看米面油等物资储备情况。看到都够后,他才放心地对队友说:“大家相互操心提醒,一定要让助餐点的老人吃饱吃好。”

巍巍昆仑,默默见证着驻村工作队与于田老人之间的深情厚谊;于田老人的皱纹里,镌刻着岁月的风霜,深深烙印着工作队无微不至的关爱与付出。而新疆能源驻村工作队,怀揣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期盼,以脚步丈量民情,以真情凝聚民心,用实际行动架起党群连心桥,让爱与被爱的故事,在昆仑山下尽情绽放。

42923acm金牛版琅琊榜-免费完整资料
X
  • 42923acm金牛版琅琊榜